2021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剛柔并濟打造誠信社會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1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剛柔并濟打造誠信社會。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仔細研讀下文>>>2021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剛柔并濟打造誠信社會
剛柔并濟打造誠信社會
何為信用?信用是能夠履行諾言而取得的信任,信用是長時間積累的信任和誠信度,信用是每個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與國人交,止于信”,崇尚信用已是幾千年的風俗傳統。不可忽視的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失信行為在今天屢見不鮮,人們的信任感被逐步消磨。因此,加強誠信建設,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勢在必行。
誠信體系建設的的剛,是指憑借法律約束、紀律監視、強迫控制等剛性手段,是信用體系建設的技術因素;而信用體系建設的柔,是指依靠組織、協調、激勵、協商等柔性方法,是信用體系建設的藝術分子。信用體系建設的剛與柔猶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對于任何社會形態的社會治理都是不可或缺。“剛是顯露的柔,柔是隱藏的剛。”柔因其約束力度較低,很多時候,柔已然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剛成為最后的守護。但也有部分領域還未構成違法行為,此時只能依托柔的教化約束作用。因此,信用體系建設應該剛柔并濟。
以“剛”之制度限制失信行為。信用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制度和規則。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在無信不立的當下社會中,守信用已經不局限于對個人品質方面提出要求和準則,更重要的是信用作為規則和底線在經濟、社會多個領域中發揮著作用,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第二張身份證”。信用成為商業社會的內在原則,在便利個人生活、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同時,推動整個社會綜合治理的發展。在制度維度上,信用是根本,是基礎,是必須遵守和踐行的準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布了第一份強調從制度層面推進國家誠信建設的文件。由此,逐步建立起社會誠信獎懲制度,完善了失信懲戒制度。相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德育手段,信用制度的建設從制度層面入手,將失信行為框定在制度的紅線之外,以剛性手段推動誠信社會的建立。
以“柔”之道德涵養守信行為。在我國,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既是“仁”這個道德原則單位重要標準之一,也是其道德修養的內容之一。作為一種道德品質,信用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信用難得易失,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一事的言行而失掉。張某夫婦創辦特色農產品網店,靠誠信收獲無數好評,而姚某卻因為欠款許久未還,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導致在生活中寸步難行。可見信用是每個人一生的財富,是現代社會無法獲取的無形資產。“無形”的信用給守信者帶來“有形”的便利,而失信者正面臨著“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的約束不能只靠剛性的制度約束,更要有發自內省的道德力量支撐,唯有每個人守信用,才能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國家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也在道德教育層面進一步的推進誠信建設,做到了誠信建設教育和制度并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大格局逐步呈現,“守信受益、失信難行”的良好勢頭初步形成。這既來源于道德的教育,也得益于制度的運行。只有全社會推崇和倡導誠實守信,譴責和孤立失信,才能夠更好的發揮信用制度建設與誠信道德教育的共同作用,方能建立信用城市,塑造和諧社會,打好社會良序發展的基石。
點擊分享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