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句銜接怎樣“接”才好
語句表達題是行測考試中的必考題型,其中語句銜接題也也是每年考試中有所涉獵的題型,很多同學都覺得銜接題類似邏輯填空,不是很容易找準銜接的話語,自己的想法與正確答案往往擦肩而過,下面,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小編就帶著大家看看這種題型到底如何銜接。
【例1】敦煌研究院將與外部機構進一步合作,開展敦煌壁畫的保護和修復,為這個文化寶藏的永續(xù)保存探討更多可能性。保護和修復也為了更好地傳播,依托數(shù)字化,“數(shù)字敦煌”資源庫在2016年上線。資源庫第一期的30個經(jīng)典石窟,跨越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多個時期,其中絕大多數(shù)石窟都是未對游客開放的,全球網(wǎng)友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免費360度漫游洞窟,足不出戶便能近距離感受千年的文化。千年敦煌石窟,正借助科技的手段,________________,煥發(fā)出新的生命與活力。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span>
A.以虛擬世界代替現(xiàn)實場景
B.力求重建用戶沉浸式體驗
C.促進與傳統(tǒng)文化深度融合
D.突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
問題解析:D。這道題目題干的空缺處在尾句,所以是對上文的總結。上文倒數(shù)第三行闡述“絕大多數(shù)石窟都是未對游客開放的”,證明在空間上可以實現(xiàn)遠距離觀賞;下文的“足不出戶便能近距離感受千年的文化”證明其在時間上也可以穿越,故文段整體說明其借助科技的手段實現(xiàn)了時間和空間上的突破,故本題答案選擇D項。
這道題目空缺處在尾句,重點是對題干上文的概括。同理,空缺處在首句也是對全文的概括。
【例2】如今通過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描述,人類對于自然界的理解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100年前對于宇宙的機械化的理解。從基本粒子的行為到宇宙的形態(tài),從微觀到宏觀,現(xiàn)代物理學的這兩大支柱,幾乎可以解釋人們現(xiàn)在所觀察到的一切自然現(xiàn)象。____________,物理學的這兩大支柱各自主宰了微觀和宏觀領域,卻彼此難以相容,因此造成了物理學歷史上最大的裂縫。盡管無數(shù)一流的物理學家試圖解決這個難題,但經(jīng)過了80多年的努力,時至今日,人們對于這個困境還是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痪涫牵?/span>
A.但是事實遠沒有看上去的那么美
B.人們在深入研究后意外發(fā)現(xiàn)
C.理想和現(xiàn)實的沖突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D.與其他自然科學的科研經(jīng)歷相似
問題解析:A。分析可知,橫線處所填句子應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前文提到“這兩大支柱,幾乎可以解釋人們現(xiàn)在所觀察到的一切自然現(xiàn)象”,后文提到“物理學的這兩大支柱卻彼此難以相容,因此造成了物理學歷史上最大的裂縫”,由此可知,橫線前后內容具有轉折關系,A項以“但是”作轉折,填入句中最恰當。B項的“意外發(fā)現(xiàn)”、C項的“啼笑皆非”不合語境,D項的“其他自然學科”文段未涉及,三項均銜接不當。故本題選A。
這道題目重點考查空在題干中間大家是否能找到承上啟下的一項,前后文為轉折故所填入內容應為有轉折詞的“A”項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