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語句排序“不迷路”
在歷年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語句排序雖然題量不大,但是放棄可惜,做起來考生又很頭疼,本來行測考試時間就很緊張,找不到頭緒,非常耗時,準確率又不高。其實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找對正確的解題方法,從頭讀到尾,全憑自己不是語感的語感,浪費時間,準確率還低。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抓住重點,找準解題方向,縮短做題時間,提高準確率呢?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通過一道例題,教你如何快速解決語句排序題目。
【例題】
①自史前時期開始,賽加羚羊就被作為傳統狩獵動物
②賽加羚羊是一個古老的物種
③身披淡黃褐色被毛,腹部、頸部被毛為灰白色
④頭頂一雙橙黃透亮的實心角,鼻骨隆起,鼻腔膨大,故又名高鼻羚羊
⑤人們狩獵賽加羚羊以獲得肉食、羚羊角和獸皮
⑥賽加羚羊角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被認為是一味名貴的藥材,曾一度被廣泛使用
A.①④③②⑥⑤ B.⑥①②⑤③④
C.②③④①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對于這樣一道語序排序的題目,需要我們找準六句話的準確順序,句子多,很多同學選擇每個選項順序通讀一遍,選擇讀起來“好像對”的選項,在這個過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同時由于過于依賴語感,準確率也無法保證,所以語句排序題一直是大部分同學的難點所在。其實,在語句排序題中,抓邏輯起點、抓標志詞語兩步走,就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篩選出正確選項。以上面的題目為例:
首先,先從選項入手,我們發現四個選項分別以①、⑥、②、③作為段落的開頭,那就先從這幾個句子看起,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其中第③句是具體論述賽加羚羊外形的句子,顯然并不適合用作段首,所以,我們可以直接排除掉D項。但是這我們需要明確,在段落中,指代詞、無主語的句子、具體論述的句子、帶總結詞的句子等一般是不用做段首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借助這個方法,觀察選項,排除掉以此類句子做開頭的選項,即抓邏輯起點。
接著,在剩下的三個選項中,我們如何來篩選呢?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用到語句排序的第二個方法——抓標志詞。也就是利用句子中的一些具有標志的詞句,確定兩個句子的相對順序,將不符合此順序的選項排除即可。常用到的標志詞包括:代詞、關聯詞、重復詞、時間詞和順序詞。那么觀察本題的6句話,我們會發現,在第①句中提到,“賽加羚羊被作為狩獵動物”,而在第⑤句中也提到了“人們狩獵賽加羚羊”,我們發現,①、⑤兩句中都共同出現了“狩獵”一詞,且只有這兩句話有涉及“狩獵”,由此我們可以判斷,①⑤兩句必定相連,觀察選項,發現A、B兩項中,①⑤都沒有相連,可以排除,至此,我們可以確定本題答案為C項。
通過上面的題目,大家會發現,掌握語句排序兩個方法,靈活運用,即使句子多,也可以快速排除錯誤選項,最終確定正確答案。因此,大家在面對語句排序題目時,應該克服焦躁心里,擺正心態,杜絕憑感覺,掌握以上方法,這樣難題也會變成加分題!
可添加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 : zjgwyworg

(掃碼關注)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