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寫作素材之民生保障篇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近些年來黨中央致力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重要目標。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越來越多關于民生保障的內容成為測查的方向。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關于“保障民生”這一主題,給備考小伙伴進行一下知識補充。
一、民生領域的主要問題
1.教育:
①教育質量:優質教育資源少、教育自身問題不容忽視、社會存在急功近利風氣。
②教育公平: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教育資源不均衡。
2.就業:
、倬蜆I難三碰頭:應屆生、農民工、下崗再就業人員。
、诮Y構性就業難: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
3.收入:
、俪青l差距大
、谛袠I差距大
③區域差距大
4.社保:
、倩局贫壬胁煌晟,部分群體未被納入制度覆蓋范圍。
、趫谭ūO督力度不足,存在依法參保、參保后欠費、重復參,F象。
③社保經辦服務能力尚不能完全適應全覆蓋的客觀要求。
、懿糠制髽I和個人參保意識不足,積極性不高。
5.醫療:
①絕對性的難:醫藥缺少
②相對性的難:資源不均衡
、垡蛸F而難:看病貴,醫療成本高
6.住房:
①房價高:房價貴房價高
②保障少:保障性住房不足
7.養老:
①經濟水平落后
、谌丝诶淆g化速度快
、奂彝ヰB老功能弱化
④個人歷史現實因素,養老投入不足
二、分論點示范
讓人民群眾樂起來,增強群眾的精神獲得感。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人居環境影響了群眾的身心健康,政府部門通過改造工程,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更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生活愜意;河北省農民企業家在當地文化部門指導下,出資建起庭院式農家書屋,讓村民享受讀書之樂;博物館本是公共服務的重要場所,卻因時間問題沒有發揮作用,而成都部分博物館實行延時服務,讓人民群眾享受優質的公共服務。物質利益滿足后,精神需求便是人民群眾進一步的需求,因此,要保障民生,還要改善人居環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重要內容,“保障民生”問題作為全面決勝小康中的重要支點,顯得極為重要,希望大家以后在閱讀過程中也要注重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可添加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 : zjgwyworg

(掃碼關注)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