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之閱讀理解
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根據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時間推測,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預計2020年12月報名,2021年2月筆試。歷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綜合應用能力》,歷年考試不指定用書,可參看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由楊麗萍編導并領銜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全球公演計劃啟動。該歌舞集海外推廣商宣布將《云南映象》更名為《尋找香格里拉》,歌舞集的海外演出到目前為止已預訂了近200場。
這段話,透露出這樣一個主要信息( )。
A.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B.原生態的藝術也有巨大的商業價值
C.民族藝術墻內開花墻外香
D.民族藝術也需要全方位包裝推廣
2.網上“惡搞”,是對“搞”的對象不加限制。和諧理念要求社會成員誠信友愛,“惡搞”則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惡搞”說這是“幽默”,卻不把自己作為“惡搞”的對象;和諧理念要求以理性方式表達自己的利益祈求,“惡搞”卻不考慮采取的手段是否合理合法;創新在于創造新的事物,而“惡搞”熱衷于把矛頭指向著名人物和經典作品,恰恰說明了其創新能力的不足。“惡搞”不斷沖擊著社會的道德底線、法律底線和主流意識,導致文化虛無主義的產生,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
A.越來越多的網民對“惡搞”的消極影響有了清醒的認識
B.網上“惡搞”有悖和諧理念
C.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抵制網上“惡搞”之風
D.“惡搞”顛覆主流意識,混淆是非榮辱
3.桂林的山主要由石灰巖構成,在地質學上屬喀斯特地形,這在中國南方是很多的,如果僅就其地質學意義來講,桂林的山水比之別的地方的山水未必有什么優勢,但如若從審美意義上講,它們的審美潛能是大不一樣的。桂林的山遠優于其他的同樣由石灰巖構成的山,桂林的水遠勝于其他地方的水。有詩詠桂林的山水,云:“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這如青羅帶的漓江與像碧玉簪的青山才是桂林山水優于別處山水的地方。正因如此,人們才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列對這段話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別的地方的山水也很美,只是沒有桂林的山水那么有名。
B.人們之所以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因為有詩人寫詩贊美了它們美麗的景色。
C.桂林的山水有著別的地方的山水所不具有的審美潛能。
D.桂林山水之美源于它獨特的地質結構和人文蘊涵。
4.種糧大戶們認為,要真正使種糧有效益,農民種糧有積極性,一方面是要加大對種糧新主體的扶持力度,特別是要加大各類補貼力度,規范操作運行,確保各項政策不折不扣地兌現到農民手中,使種糧有效益、不吃虧、得實惠。另一方面,要對穩定多年的種糧規模經營主體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在國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糧食基礎能力建設、糧食高產創建、測土配方施肥等方面向種糧大戶及糧食專業合作社傾斜。
對這段文字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加大扶持力度有助于提高種糧積極性
B.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大小取決于種糧的收益
C.種糧大戶及糧食專業合作社應該享有政策優惠
D.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提高種糧積極性
5.當我們在承受某些心理痛苦——比如孤獨、社會孤立、自我懷疑、負面情緒、覺得人生無意義時,懷舊可以起到應對機制的作用。這些煩惱使大腦開始篩選自己的記憶庫,總結出一些有特定敘事特色的片段。我們通過懷舊,讓過去的成功經歷和親密的人際關系重新浮出水面,那些時候我們的生活有安全感也有秩序。心理學家解釋道:”你在向自己重申‘我做過很棒的事情’,也希望這句話能預測未來的發展。‘雖然我現在不甚確定,但看看我的過去,就知道我是個可愛的人。我命中注定要成就大事。’”
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符的是( )。
A.懷舊會讓我們逃避現實
B.懷舊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C.懷舊有情感緩沖的作用
D.懷舊能使我們變得樂觀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根據提問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為了讓國外的人更好的接受和理解,《云南映象》在海外推廣前更改了名字,說明這一民族藝術在海外推廣時是經過包裝的,故正確答案為D。
A、B項未抓住材料重點。C項“墻內開花”在材料中未體現。
2.答案: B
解析:本題考查選擇標題的能力。
材料圍繞“惡搞”進行了兩方面內容的論述:前兩句主要論述網上“惡搞”有悖和諧理念;最后一句則談到惡搞會引起諸多問題,需引起高度警惕,故B選項正確。選項A是對材料的評價,為主觀臆斷,并非材料的觀點;C項“社會主義榮辱觀”偷換概念,不等于“和諧理念”,同時C項為引申理解;D選項表達不全面。
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C
解析:據提問知此題為細節判斷題。
文段主要介紹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因:喀斯特地形并非桂林獨有,桂林山水的優勢在于審美潛能。
A、B項文段未曾提及。
D項錯在桂林山水之美并不是源于它獨特的地質結構。
C項是對文段“但如若從審美意義上講,它們的審美潛能是大不一樣的”的同義概括。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B
解析: 文中描述了要真正使種糧有效益,農民種糧有積極性,后面給了對策,兩者屬于并列主體,而B項將其描述成了條件關系,故選B。
5.答案: A
解析:此題通讀文段不難發現,作者對“懷舊”的看法是積極的。而四個選項中只有A選項“逃避現實”屬消極傾向,與原文內容不符。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