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之邏輯填空
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發布,2021年全省各級機關單位計劃考試錄用公務員6000名,報名時間:2020年12月11日9時—12月17日17時,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21年1月17日,歷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綜合應用能力》,歷年考試不指定用書,可參看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舞動的北京”是一方中國的印章, 著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國家對于奧林匹克運動的誓言;“舞動的北京”是一幅中華民族的圖騰, 著悠久的歲月與民族的榮耀。 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鐫刻 承載
B.雕刻 呈現
C.承載 依托
D.銘刻 飛揚
2.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及亞洲、歐洲、美洲近2000家展商參展,參觀人數超過20萬人次。_______的美容護膚品、五色斑斕的美女廣告以及最新的美容科技等令人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效果奇特 美不勝收
B.琳瑯滿目 目不暇接
C.物品豐富 流連忘返
D.賞心悅目 眼花繚亂
3.因為市場經濟的過度侵蝕,一些媒體已經越來越被市場_____,不再具有公共屬性,自然也很難提供有價值的公共產品,所以_____世界的力量越來越弱。曾經充斥傳媒業的理想主義,也在現實面前_____了蹤跡。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利用 透析 消失
B.裹挾 解釋 隱匿
C.主導 評論 收斂
D.支配 探索 隱藏
4.雖然政府與企業、家庭一起共同參與國民經濟,但其行為方式和目的( )。企業和居民是以收益最大化為前提和的目標。而政府的經濟活動一方面不能( )收益和成本,另一方面又必須以全社會的公正和公平為前提。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大相徑庭 忽視
B.截然相反 忽略
C.不盡相同 無視
D.涇渭分明 輕視
5.在產業轉型和新興市場的開拓的 情況下,中國近期的經濟發展將更多地 投資和內需。投資涉及政府行為,當然不單純是個經濟問題。如果權力監督不力,低水平、低效率的投資現象便不會是個例。中國有龐大的內需市場,但民間的財富和購買力并沒有一些媒體所 的那么大。低迷的股市使中產階級的人數 ,處于跌勢中的房價在普通民眾眼中仍顯高昂。要提振中國的內需市場,關鍵是改變社會財富分配向政府和強勢群體傾斜的局面,做到真正的 。
A.尚需時日 依賴 渲染 銳減 藏富于民
B.來日方長 依靠 宣傳 減少 為民服務
C.尚需時日 依賴 報道 驟減 執政為民
D.來日方長 依靠 傳說 遞減 為民斂財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A
解析:此題考查近義實詞的辨析。
第一空由“印章”可以排除C項,“承載”和“印章”屬于主謂搭配不當。B項“雕刻”沒有句子語境中的莊重、正式的書面色彩,接近口語,也可排除。第二空由后面的賓語“歲月”“榮耀”可以排除B、D項,且“圖騰”和“飛揚”不能搭配。“承載”表示“承受裝載”,與歲月、榮耀搭配恰當。
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B
解析: 文段首句的數字表明有很多國內省市和國家參展,必然展示的商品也非常多,由此推知第一個空要填入表示數量多的成語,“琳瑯滿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此處與“美容護膚品”搭配得當,且符合語境。第二個空“目不暇接”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形容會展上展出產品多得讓人看不過來的情況,符合語境。因此,本題答案為B項
3.答案: B
解析: 第二空的主語為“媒體”,故“探索”用在此處不當,排除D。第三空,“消失”后不能接賓語,排除A。“收斂”與“蹤跡”搭配不當,排除C。故本題答案為B。
4.答案: A
解析: 此題應該從第二個空入手。首先很容易排除CD兩項。無視和輕視兩個詞都有主觀上瞧不起的意思,不符合語境。其次區分AB兩項。 “忽略”一般是無意識的疏忽,而“忽視”多是指有意識的不在意不重視某些事情。因此綜合辨析應該選A。
5.答案: A
解析:考查成語與實詞混搭的辨析與填空。
第一空應該與后句中“近期的”相對應,“來日方長”是說未來的日還很長,表示事有可為,或勸人不必急于做某事。“尚需時日”是說還要一段時間。題干是說轉型和開拓新市場,并沒有“事有可為”的肯定意味,只單純說明時間,故填“尚需時日”比較合適,排除B、D。第三空有關鍵詞“但”,有強調后句的意思。“渲染”指夸大的形容,有貶義,放在這里比“報道”更能表達觀點,故排除C。
本題其他空同樣考察語境最佳選擇。第二空“依靠”是需要他人的幫助,“依賴”是不可缺少對方的幫助,關系已經是不可分割了。題干說經濟發展與投資和內需的關系,目前已經到“不可分割”的程度。第四空“中產階級的人數”,用“減少”不夠突出情勢、“驟減”程度太深,“遞減”需要前后比較,這里并沒有,所以“銳減”合適。第五空“改變財富傾斜”,“斂財”是貶義,“為民服務”、“執政為民”都沒有描述財富轉移的情況,所以“藏富于民”合適。故正確答案為A。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