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言語理解(4.1)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根據往年浙江考試報名時間,預測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在2021年12月,筆試時間預計在2022年1月。歷年省考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歷年考試不指定復習教材,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接下來完成1--5題!
1.《論語》中經常出現“君子”一詞。“君子”原意為有地位的人。一國之主被稱為君主,一村之長被稱為里君。在儒教看來,即便是沒有地位,但若是“有德之人”,同樣可以成為君子。即便是在野之人,能以國家之責為己任,亦為君子。并且,《論語》中也有多處“君子”既可解釋為在位者,也可以解釋為有德才之人。
根據以上文段,對“君子”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
A.有地位的人是“君子”
B.“有德之人”是“君子”
C.有地位的人和有德之人是“君子”
D.在野之人也可以是“君子”
2.教育目標不是教學生如何執行別人為自己制定的規范,而是幫助他們了解規范應該如何形成,自己如何參與創造合理的社會規范。換句話說,我們不應該教他們如何聽話,而是教他們學會如何自己管理自己,如何挑戰不合理的社會規范,創造新的制度。
這段文字最可能批判的是( )。
A.阻礙學生進行創新
B.一味地要求學生循規蹈矩
C.不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
D.不注重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3.玫瑰也許是我們能見到的最復雜的花卉。其花型、顏色和香味千變萬化,既有雅致的種玫瑰,也有馨香的園林玫瑰,還有寶石般耀眼的現代雜交玫瑰。如今,世界各地生長著200多個種類的玫瑰,由于人們不斷通過雜交試圖獲得更美、更香、花期更長的玫瑰,因此我們常見的園藝和商業用途的玫瑰品種一直以每5年一批的速度進行著更新換代。要識別出一種玫瑰非常困難,連專家們的觀點也往往有很大差異,因為玫瑰的種類非常容易發生變化,也很容易雜交:雜交玫瑰不僅可以通過人工控制進行選中,也大量地自然形成。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雜交技術在培育玫瑰新品種中作用顯著
B.如何對玫瑰進行科學分類目前尚無定論
C.玫瑰的商業價值刺激著人們不斷開發新品種
D.自然屬性與人為需求導致玫瑰品種十分復雜
4.《古學匯刊》第一集記絳云樓買宋版《漢書》、《后漢書》的故事,據說初時缺《后漢書》兩本,遍囑書賈,大索天下,一直沒有消息。一天傍晚,某書賈泊舟烏鎮,買面作食,面店主人從敗簏中取出舊書兩本,將為包裹,微睨之,宋版《后漢書》也。書賈大喜,只是首頁已缺,問之主人,知道剛為鄰翁裹面以去,結果又把這一頁也追了回來。
這段文字的內容可以概括為( )。
A.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B.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C.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5.人離開了文化,離開了文化的創造與積累,離開了文化世界的價值和意義,也就自然喪失了現實文化價值的意義,也就不可能真正實現人的本質。反之,文化若離開了人,也就成了無源之水。這段話支持了一個論點, 即( )。
A.文化與人的本質實現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B.人如果沒有文化,則其就沒有做人的資格
C.文化只能反映人的活動
D.沒有文化,人也能通過其他途徑實現人的本質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C
解析:此題屬于詞語理解題。前面兩個分述點明了君子是“有德之人”、君子能以“國家之責為己任”。轉折關鍵詞“并且”再次強調了“君子”既可解釋為在位者,也可以解釋為有德才之人。也就是說這兩種關于“君子”的解釋都是正確的。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B
解析:據提問可知本題屬于非典型的表面主旨題。
文段先闡明了“教育目標”應該采取的做法,“換句話說”是對前面內容的解釋,是文段側重說明的內容,即“我們不應該教他們如何聽話,而是教他們學會如何自己管理自己,如何挑戰不合理的社會規范,創造新的制度”。也就是說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有主見的人,而不是盲目地順從,即批判一味地要求學生循規蹈矩。故正確答案為B。
A、D兩項只是文段片面的復述,不全面,可排除;C項的“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在文中沒有提及,也可排除。
3.答案: D
解析:文段指出玫瑰可能是我們能見到的最復雜的花卉,世界各地生長著200多種玫瑰,并且以每5年一批的速度更新換代,于是要識別一種玫瑰非常困難,其原因在于玫瑰本身容易變異和人們不斷進行玫瑰雜交。故文段意在說明的是玫瑰品種復雜難以辨別的原因,只有D項與此相關,當選。A、C項為文段部分內容,不是重點所在。文段未提及B項內容。故本題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主旨概括能力和對詩句的理解。
A項“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比喻急需的動心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詞句符合材料中書賈費盡心力尋書不成,卻在無意中獲得的語意,寫出了書賈如釋重負的心境。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栽柳柳成蔭”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結果并沒能如愿;而不經意的事情,反而很順利的得到好結果。“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在困難時一種辦法不行時,用另一種辦法去解決。“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是說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B、C、D三項均與題干語意不合,因此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A
解析: 文段是并列結構,由“反之”引導。“反之”前后分別論述了人離開了文化和文化離開了人造成的后果,以此說明人與文化二者不可分離,即文化與人的的本質實現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選項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