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之選詞填空(5.19)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根據歷年浙江考試報名時間,預測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在2021年12月,筆試時間預計在2022年1月。歷年省考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歷年考試不指定復習教材,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他們單位辦公室主任王某向來說話嚴謹,讓人找不到________。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南北
B.破綻
C.頭緒
D.弊端
2.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慈善家從組織直接捐助變到希望通過基金會來發揮杠桿作用,________社會的慈善家資源。基金會的興起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讓整個公益界開始形成行業,可以吸引人才,加強管理,使中國的慈善公益組織走上________化道路。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撬動 專業
B.整合 職業
C.挖掘 科學
D.吸引 正規
3.>在嘈雜環境下,大腦會自動________不熟悉的人的聲音,只________身邊熟人所發出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那些不熟悉的話語聲只好面對________的命運。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篩選 保留 置若罔聞
B.過濾 接收 充耳不聞
C.淘汰 選擇 灰飛煙滅
D.排除 存儲 煙消云散
4.①北京的兩位地理學教授都在回信中________他執著追求,并向他介紹了一些考研書目 和學習方法。 ②這位母親同時告訴了我們那個時代的人情物意,在現今物欲橫流的功利化時代,一股久違的感覺 ________:這正是我們今天所千呼萬喚的世間真情!
A.勉力 情不自禁
B.勉力 戛然而止
C.勉勵 自然而然
D.勉勵 油然而生
5.文字可將一個人思考之所得傳諸他人,于是不僅 ________,而且可以利用他人的思考為出發點。文字的發展成為傳至遠方與后世的書籍,書籍也就成了人類思考結果的庫藏。讀書者可以從此庫藏中________,手執一卷可以上對邃古的哲人,遠對絕域的學者,而仿佛親聆其以言詞 ________畢生思考的心得。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群策群力 任意索求 顯露
B.取長補短 無厭求取 訴談
C.傳承文明 隨心所欲 傾訴
D.集思廣益 予取予求 吐露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此題為實詞填空題。根據該句子語境分析可知,王某說話嚴謹,也就是說嚴密細致,沒有破綻,因此讓人找不到破破綻最符合。A、C兩項分別為找不著南北和找不著頭緒,與說話嚴謹不符,故排除;D選項找不到弊端和句意更找不到相關點,故排除D。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A
解析:
此題考查近義實詞的辨析。
第一空,與“杠桿效用”相對,A項“撬動”更形象貼切。再看第二空的選詞,A項“專業化”是從不夠專業到專業,D項“正規化”指從不正規到正規,原文“形成行業,吸引人才,加強管理”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之前并沒有規范,所以排除D。B項“職業化”指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原文不是說工作狀態,而是形容一種行業走上正軌。C項“科學化”與文意不符,予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B
解析: 本題可從第三空入手,“那些不熟悉的話語聲”是一直存在的,并沒有“灰飛煙滅”、“煙消云散”,排除C、D。再看第一空,“篩選”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去掉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亦比喻精心挑選。“過濾”指濾掉雜質等。從語義側重點上來看,“篩選”的是“所有同類事物”,而“過濾”的是“不需要保留的同類事物”,并不是“所有的”。“不熟悉的人的聲音”屬于“不需要保留的同類事物”,故選“過濾”更符合句意。B項當選。
4.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實詞和成語的混搭填空。
“勉勵”指勸人努力,鼓勵別人,是動詞;“勉力”是努力、盡力之意,常用來修飾動詞。空缺處應是一個動詞,故第一空填“勉勵”。A、B項排除。
“自然而然”指出于自然之勢,不經人力干預而收到預期的成效;“油然而生”指自然地產生,多指某種思想感情。由句中“感覺”可知,“油然而生”更符合語意。
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成語和實詞的混搭填空。
“群策群力”指發揮集體的作用,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貢獻力量;“取長補短”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集思廣益”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材料中強調的是個人的思考傳于他人,因此四個選項中“集思廣益”最符合文意。答案鎖定D。“無厭求取”指不厭煩地求取;“隨心所欲”指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予取予求”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后指隨心所欲,任意索取。結合空格上下文,書籍是人類思考的庫藏,讀者可以在庫藏中上對、遠對哲人學者,隨心聆聽、求索知識,因此“予取予求”最符合語境。“顯露”指顯出;“訴談”指訴說;“傾訴”指全部說出,一一訴說;“吐露”指顯露、說出實情或真心話。此空所在的句子說的是讀者可以親自聆聽學者分享其畢生所得,D項的“吐露”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D。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