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言語理解(7.6)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根據歷年浙江考試報名時間,預測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在2021年12月,筆試時間預計在2022年1月。歷年省考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歷年考試不指定復習教材,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三千多年前,當“中國”這個名詞剛被使用時,它的范圍只指今天的河南一帶,以后才逐步擴大到黃河中下游地區。盡管這一地區并非今天中國的地理中心,卻一直被認為是“天下中心”,并且長期雄踞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
這段文字主要談的是( )。
A.“中國”一次在古代的真正含義。
B.三千年以前中國大致的疆土范圍。
C.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D.黃河中下游地區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2.下面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 )。
在公路發展的早期,它們的趨勢還能順從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邊緣發展。可如今,公路已無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蕩的動物種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與大型動物的種群相比,較小動物的種群在數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動性,更容易發生雜居現象。
A.公路的發展造成了動物生存狀態的改變
B.公路越發展,對動物越不利
C.公路發展的程度不同,動物所受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D.公路的發展應考慮對動物的影響
3.對于企業管理風險,網絡安全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安全性也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越大越好的。你可以通過一進門就對每一個人進行嚴格審查的方式來改善一間銀行的安全與風險管理,但是如果采取這種做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商業利益。因此所有這些企業都在尋找著一個合理的安全的平衡點,這樣的局面給另外一些公司和企業開拓了新的市場:為了在執行安全的同時吸引和留住新客戶,他們需要根據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所從事的行業,來選擇特定的計算機安全解決方案。
下面闡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網絡交易將走向消失
B.網絡安全的保障是相對的
C.特定情況下,公司應該放棄網絡交易
D.應該盡最大可能保障網絡安全
4.個人極端行為區別于其他犯罪的最大特征,就是組織、策劃、實施多由一人進行。它的隱秘性強、不確定性大,防范、預警和處置都較為困難。毫無疑問,單單依靠政府的力量,根本無法完成對個人極端行為的管控。加強安檢和巡邏,亦非有效的應對之策。化解之道,還在于政府、社會、媒體和個人的協同努力。當政府守住了公正底線,社會守住了公平底線,媒體守住了平衡底線,個人守住法律底線就是可期待的。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個人極端行為的特征
B.個人應如何守住法律底線
C.管控個人極端行為是一件棘手的事
D.對個人極端行為的管控需各方協同努力
5.2004年11月20日,胡錦濤主席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了美國總統布什。關于臺灣問題,胡錦濤指出,當前臺灣局勢復雜敏感,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政府愿盡一切努力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絕不容許“臺獨”。布什則表示,美方理解臺獨問題的敏感性,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三個聯合公報,不支持單方面改變臺灣現狀和宣布“獨立”的言行,不會向臺灣當局發出不一致的信號。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會見外國領導人時,當外國領導人表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臺獨”的立場后,中國領導人往往會用到“感謝”一詞,但在這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中國領導人無一例外地對此表示“高度贊賞”。
這段話意在說明( )。
A.是一種實力的體現,是一種自信的體現,是一個大國外交姿態的絕對轉變
B.由感謝到贊賞,由被動到主動,由鳳毛麟角到大勢所趨。臺灣問題,已不構成一個影響中國對外展示強大實力的阻力
C.說明中國對世界多方面的巨大影響力不斷加強,也說明中國是改善和穩定世界格局狀況的重要力量
D.中國政府堅持臺灣問題是中國自己的內部事務,所以對布什政府的做法表示不滿,希望布什政府能夠言行一致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文段重心在“盡管”之后,整個文段的主語是河南一帶的地區,闡釋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和今天的意義與地位。故正確選項是D。文段只是以“中國”的解釋引出后文,所以A不正確。文段只是開頭談到三千多年前中國的版圖概念,B并不是重點。文段既但到過去,又談到現在,所以并沒有只談過去,故C也錯誤。
2.答案: A
解析:根據提問方式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文段主要談了無所不在的公路對大型動物種群和較小動物種群的影響,即公路發展造成了動物生存狀態的改變,A項正確。
B、C項說得太絕對;D項沒有把握重點,文段談論的是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B
解析:據提問可知此題是細節判斷題。
由題干中原句“安全性也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越大越好的”,“因此所有這些企業都在尋找著一個合理的安全的平衡點。”可推出B項正確,A、C、D項不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D
解析:文段先對個人極端行為的特征進行概括,接著說對個人極端行為的管控“單靠政府無法完成”“加強安檢和巡邏,非有效的應對之策”,那么重點便應落在這之后的內容上,即“化解之道,還在于政府、社會、媒體和個人的協同努力”。如此便不難看出文段要說明內容是什么了。本題選D。
5.答案: B
解析:據提問可知此題考查隱含主旨。
文中最后一句話強調,中國領導人在參加國際會議時,外國領導人在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后,得到中國領導人的“高度贊賞”可知臺灣問題,已構不成影響中國強大實力的阻力,故B正確。A項認為這是“一個大國外交姿態的絕對轉變”,其表述不準確,因為絕對轉變意味著外交姿態的本質轉變,即原來很不自信,現在轉變為極其自信,明顯不符合實際,所以錯誤;C項為無關選項;D項是對文義的妄加曲解,亦不選。所以正確答案選擇B。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