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言語理解(7.28)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根據歷年浙江考試報名時間,預測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在2021年12月,筆試時間預計在2022年1月。歷年省考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歷年考試不指定復習教材,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與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小范圍、低水平的科普活動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理解科學”這個大“科普”,便成為迫切需要全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縱深發展,科學技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邏輯體系,也漸漸遠離了大眾的視線與常識。人們很難憑借以往的知識結構和經驗,來準確理解科學及其所引起的各種變化,很難判斷其社會價值與意義,這就使得一些科學技術成為橫亙在人類發展道路上的知識壁壘。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公民的科學素養與飛速發展的科學存在差距
B.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臨的種種困難
C.現代科學技術有成為知識壁壘的可能
D.在新形勢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2.任何一門理論科學無法預見時——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喜悅。但是當有了立即會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產生革命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
最能準確復述這段話意思的是( )。
A.馬克思對與實踐緊密相關并能對它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發現,興趣甚為濃厚
B.馬克思高度重視理論學科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因而對任何一個新發現都感到由衷的喜悅
C.馬克思十分重視他的發現對工業以及一般歷史發展產生的革命影響
D.馬克思有著非凡的預見性,因而對理論科學中的新發現都特別敏感
3.在古典傳統里,和諧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中國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對于和諧的經典認識與體現。中國古代的音樂藝術很發達,特別是一些中國樂器,像鐘、磬、瑟等各種完全不同的樂器按照一定的韻律奏出動聽的音樂,但如果只有一種樂器就會非常單調。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和諧源于中國古典音樂
B.差異是和諧的必要條件
C.中國人很早產生了和諧觀念
D.音樂是對和諧的經典認識和體現
4.科學家發現大洋底部的裂陷擴展從來沒有停止過,這個發現可能會解答一個曾引起人們關注的問題。地球每天的時間都比前一天延長1/700秒,即每過一年,一天要延長0.5秒,據此預測,再過2億年,一年將只有250天了。
對“一個曾引起人們關注的問題”的“解答”,最準確的是( )。
A.大洋底部裂陷擴展,地球自轉速度減慢
B.大洋底部裂陷擴展,地球運行時間縮短
C.大洋底部裂陷擴展,地球運行時間延長
D.大洋底部裂陷擴展,地球自轉速度加快
5.對于在線閱讀是否會提高人們的閱讀效率,倫敦大學花了5年時間研究大英圖書館的在線讀者,發現讀者總是忙于一篇又一篇地瀏覽,卻極少細看訪問過的文章。他們打開一篇文章,通常讀上一兩頁,便“蹦”到別處去了。報告說:“很明顯,網絡閱讀讓人們讀得更多,卻讀得更淺。人們上網正是為了回避傳統意義上的閱讀。”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網絡使我們步入了信息社會,但也會造成信息泛濫。
B.傳統閱讀比網絡閱讀更有韻味和深度,我們不應回避。
C.網絡容易分散人們的注意力,會影響網絡閱讀效率。
D.網絡閱讀使人讀得更淺,并不能真正提高閱讀效率。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根據提問“意在”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原文第一句“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闡釋了“新形勢下”這一特定時期科普工作的現狀,并接下來論述了在這一時期人們不能準確理解科學,及其所引起的各種變化而導致的后果,D項全面而又準確地表達了文段的旨意,即“在新形勢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A項只概括了文段的一部分;B項表述文段中無反映;C項偷換概念,“一些科學技術”不等同于全部的“現代科學技術”。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A
解析:根據提問“準確復述”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材料的前一句講的是馬克思對“實踐價值還沒有顯現出來的理論科學”有很大的興趣,第二句中“但是”表轉折,在肯定上舉內容基礎上“強調”一旦該理論科學對實踐開始產生影響,馬克思的興趣就更大了。兩者結合即為文段主旨,即為A項所表述的。B項僅為第一句的表述,復述不準確。C項表述客體有誤,馬克思重視的是“理論科學”,而不是“其所產生的影響”,排除。D項因果顛倒,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B
解析:根據提問方式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由總結關系詞“所以”可以判斷出整個題干的語意重點是其后的內容,即“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然后作者以音樂為例對這一觀點進行具體闡述。B項表述最為全面準確。
A、D項錯誤,“音樂”只是為闡釋觀點所舉的例子,而非文段論述的主題;C項表述片面,未能抓住材料的語意重點。
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
解析:由提問可知本題為詞句理解題。
“一個曾引起人們關注的問題”所表達的內容前文沒有交待,所以只能從后文中理解。后文敘述了一個現象:地球每天的時間都比前一天延長了。而時間與速度成反比,時間延長,說明地球轉動的速度減慢了,所以這個“人們關注的問題”就是地球自轉的速度越來越慢。A項表述正確。
D項是地球自轉速度加快,顯然不對。B、C是關于“地球運行的時間”的結論,在文段中沒有提及,因此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據提問知此題為隱含主旨題。
文段首先提出倫敦大學針對“在線閱讀是否會提高人們的閱讀效率”進行了大量研究。最后以“報告說”進行總結——網絡閱讀讓人們讀的更多,卻讀得更淺。也驗證了最初研究的課題——在線閱讀不能提高人們的閱讀效率。故正確答案為D。信息泛濫并沒有提到,所以A錯誤。這里只談了在線閱讀,并未說傳統閱讀,所以B錯誤。文段也沒有說網絡分散注意力,所以C不正確。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