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之邏輯判斷(9.8)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根據歷年浙江考試報名時間,預測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在2021年12月,筆試時間預計在2022年1月。歷年省考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歷年考試不指定復習教材,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發達國家中冠心病的發病率大約是發展中國家的三倍。有人認為,這主要歸咎于發達國家中人們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攝入。相對來說,發展中國家較少有人具備生這種“富貴病”的條件。其實,這種看法很難成立。因為,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高于70歲,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壽命還不到50歲。
以下哪項如果成立,最能加強上述反駁?( )
A.統計資料顯示,冠心病患者相對集中在中老年年齡段,即45歲以上
B.目前冠心病患者呈年輕化趨勢
C.發展中國家人們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量,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量,都在逐年增長
D.相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發達國家的人們具有較高的防治冠心病的常識和較好的醫療條件
2.愛爾蘭有大片泥煤蘊藏量豐富的濕地。環境保護主義者一直反對在濕地區域采煤。他們的理由是開采泥煤會破壞愛爾蘭濕地的生態平衡,其直接嚴重后果是會污染水源。然而,這一擔心是站不住腳的。據近50年的相關統計,從未發現過因采煤而污染水源的報告。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題干的論證?( )
A.在愛爾蘭的濕地采煤已有200年的歷史,其間從未因此造成水源污染
B.在愛爾蘭,采煤濕地的生態環境和未采煤濕地沒有實質性的不同
C.在愛爾蘭,采煤濕地的生態環境和未開采前沒有實質性的不同
D.愛爾蘭具備足夠的科技水平和財政支持來治理污染,保護生態
3.某國際小組對從已滅絕的一種恐鳥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進行遺傳物質衰變速率分析發現,雖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萬年,但30個或者更多堿基對序列在確定條件下的半衰期只有大約15.8萬年。某位科學家據此認為,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龍等類似于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故事不可能發生。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該科學家的觀點?( )
A.《侏羅紀公園》雖然是一部科幻電影,但也要有事實依據
B.上述研究的化石樣本可能受到人類DNA的“污染”
C.環境因素會影響DNA等遺傳物質的衰變速率
D.恐鳥與恐龍的堿基對序列排列順序不同
4.以保健品名義出現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并無多大幫助。從科學角度看,所謂人體需要補充外源核酸的說法不能成立。人體缺的是營養,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廣告說人老了或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會減弱,更是無稽之談。
由此可以推出( )。
A.所有關于保健品的廣告都缺乏科學依據
B.人體內的核酸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C.人生病都是營養不良的結果
D.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進身體健康
5.如果一個人在A城市亂扔垃圾就會被認為沒有道德;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A城市里就沒有人和他做朋友;一個人如果在A城市沒有朋友就寸步難行,無法繼續留在這里。
從上述敘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
A.一個人在B城市亂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A城市
B.如果一個人道德修養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A城市
C.生活在A城市的小李在過馬路時將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將難以再留在A城市
D.小王沒有留在A城市說明他缺乏道德修養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本題論點是認為發達國家中冠心病的發病率大約是發展中國家的三倍原因是發達國家中人們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攝入的看法很難成立,論據是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高于70歲,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壽命還不到50歲。
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
論點強調冠心病的發病率,論據強調人均壽命,所以論點與論據間不存在明顯因果關系,需加強論證,在論點和論據間搭橋。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A項:指出冠心病患者相對集中在中老年年齡段,即45歲以上,即在冠心病的發病率和人均壽命間搭橋,加強論證,是答案;
B項:指出冠心病患者呈年輕化趨勢,排除人均壽命高對于冠心病的發病率影響,削弱了題干結論;
C項:發展中國家人們攝入量逐年增長與發達國家冠心病的發病率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
D項:防治冠心病的常識和醫療條件與冠心病的發病率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
綜上,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C
解析: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本題論點是開采泥煤會破壞愛爾蘭濕地的生態平衡,其直接嚴重后果是會污染水源,這一觀點是錯誤的,論據是據近50年的相關統計,從未發現過因采煤而污染水源的報告,。
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
論點強調開采后,論據強調開采前,所以論點與論據間不存在明顯因果關系,需加強論證,在論點和論據間搭橋。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濕地采煤的歷史上從未因此造成水源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題干的論證;
B中因為不能確定未采煤濕地的情況,如果未采煤濕地的生態已經被破壞了,則題干論證反而被削弱了,從而B項屬無關選項;
C中前后相比沒有不同是最強的支持,即在開采后和開采前間搭橋,加強論證,是答案;
D中治理污染,保護生態與因采煤而污染水源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
綜上,C中內容是搭橋論證,在開采后和開采前兩者間比較加強論證,比A中內容單純說未出現力度更強,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C
解析: 科學家通過恐鳥的骨骼化石中的DNA中的堿基對序列半衰期時間短,得出結論無法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龍。C項環境因素會影響DNA等遺傳物質的衰變速率,意味著恐鳥的半衰期雖然在一定條件下有15.8萬年,但是環境因素可能使得半衰期更長,意味著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龍是有可能的;A項轉移論題,與題干論證無關;B項可以質疑,但力度較弱;D項只說明恐龍和恐鳥堿基對序列不同,不能質疑題干結論。故選C。
4.答案: D
解析: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第一點說明以保健品名義出現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基本沒有幫助;第二點說明人體需要補充外源核酸的說法不能成立;第三點說明人體缺的是營養,而核酸不可能缺;第四點說明認為人老了或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會減弱的觀點錯誤。
第二步:分析題干信息,并結合選項得出答案
A項:“所有”關于保健品的廣告都缺乏科學依據,說法過于絕對,題干中只是提及“以保健品名義出現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并不是所有保健品,因此A中說法無法推出;
B項:人體內的核酸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由第一步中第四點“認為人老了或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會減弱的觀點錯誤”可知,B中說法無法推出;
C項:人生病“都是”營養不良的結果,說法過于絕對,題干并未提及人生病的原因,因此C中說法無法推出;
D項: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進身體健康,由第一步中第一點“以保健品名義出現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基本沒有幫助”可知,D中說法可以推出。
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C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