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言語理解(9.29)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根據歷年浙江考試報名時間,預測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在2021年12月,筆試時間預計在2022年1月。歷年省考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歷年考試不指定復習教材,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高學歷高技能的工人與低學歷工人的就業前景差別越來越大。在美國,自2008年以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從未超過5%,而高中輟學者的失業率在2009年和2010年的高峰期卻增至15%以上。在所有經合組織成員中,這一趨勢已經很明顯:新增的工作越來越需要擁有高學歷和高技能的工人。因此,很多工人正在被拋棄。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計,到2020年,美國對大學學歷工人的需求缺口將達到150萬人———而未完成高中學業的工人將出現近600萬人的剩余。同樣,法國的雇主們也需要再找到220萬名擁有學士學位的工人,而該國沒有學士學位的工人數量將有230萬人的剩余。如果這種技能配合不當的現象繼續存在,發達經濟體中永久性失業的人群將持續增長。
這段文字所揭示的突出問題是( )
A. 低學歷工人的失業率呈上升趨勢
B.永久性失業的人群將持續增長
C.高學歷工人與低學歷工人的就業前景差別越來越大
D.高學歷工人的需求缺口將持續增長
2.岫巖,地處遼東半島,這里山清水秀,是全國最大的寶玉石生產地。
最能準確復述這句話意思的是( )。
A.岫巖在遼東半島
B.岫巖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C.岫巖不僅山清水秀,而且盛產寶玉石
D.岫巖是全國最大的寶玉石生產地
3.我們以往所理解的“現代化”概念僅僅局限于物質層面,局限于表層經濟現代化,這也是遲發展國家長期存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在物質層面上求變的欲望很強,而在制度層面和觀念層面上卻是文化守成主義的,這狀況對于現代化實際進程的影響自不必說,它對于學術的影響是導致知識的流俗化。不斷地更換新詞語,在新詞語的裝潢下重復古老的思想觀念,結果是詞語和口號不斷地更換,而社會精神氣質則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這段文字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
A.現代化應包括物質的、制度的,觀念的三個層面。
B.片面理解現代化是遲發展國家長期存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
C.物質層面的落后現狀是遲發展國家片面理解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D.片面理解現代化會導致知識的流俗化。
4.住房商品化意味著將住房推向市場,主要依靠市場調節來解決住房問題,同時也就意味著要大大減輕政府的負擔,減少政府對住宅的干預。但政府絕不能從大包大攬一下子就變為撒手不管。在邁向住宅商品化的過程中,住房的社會福利成分日趨下降,經營利潤會逐步成為追逐的目標,舊的住房分配制度中的不合理現象很可能會被一些新的不合理現象所取代,在經濟動蕩期間,新的不合理現象同樣會威脅社會的穩定,在市場調節乏力時,政府的干預就顯得格外重要。
這段話主要說明的觀點是( )。
A.住宅商品化是必然的趨勢
B.住宅商品化后,政府將不再直接干預住宅業
C.住宅商品化后也會有不合理現象存在
D.政府在住房商品化過程中仍然要加強干預
5.儲蓄是經濟增長的資源基礎,但最大限度的儲蓄增長率并不是最優的經濟增長率,只有適度的儲蓄增長率才容易帶來較大的經濟增長率。
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儲蓄增長率應與經濟增長率同步
B.儲蓄增長率與最優的經濟增長率成反比
C.儲蓄增長速度如果無限度地增長,會影響經濟增長速度
D.就是儲蓄不增長,經濟也會增長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C
解析:文段是總——分結構,第一句提出觀點句,接下來分別舉美國、法國兩國的例子,論證觀點,尾句是假設論證,不一定會是現實,目的還是為了突出首句的問題,即高低學歷技能配合不當的就業前景這一現實問題。C選項是對首句觀點的同義替換,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A項和D項是高低學歷技能配合不當的就業前景這一現實問題導致的兩個不同方面的結果,文段并非強調其中之一。B項只是高低學歷技能配合不當的就業前景這一現實問題導致的一個假設的后果,不是文段揭示的突出問題。
2.答案: C
解析:據提問可知此題是表面主旨題。
題干講了岫巖有山青水秀和盛產寶石這兩個特點。只有C項全面概括了岫巖的兩個特點。B、D項分別涉及了岫巖的其中一個特點,概括不全面;A項只點出了岫巖所處的位置,不是題干主要內容。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D
解析:據提問知此題為表面主旨題。
文段首先提出以往對“現代化”概念的理解具有局限性,接著重點闡述了片面理解“現代化”的負面影響,即導致知識的流俗化,D項準確的概括了文段主旨。A選項指出現代化包括的三個層面,但這不是文段討論的重點,故排除A;B選項只是文段中用來支持片面理解現代化而產生負面影響的一個觀點,不足以概括整個文段,故排除B;C選項屬于無中生有,文段并沒有提到,因此排除C。
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由提問方式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文段首先提到住房商品化意味著政府要減少對住宅的干預,接下來話鋒一轉,指出在邁向住宅商品化的過程中威脅社會穩定的不合理現象依然存在,在市場調節乏力時,政府的干預就顯得格外重要。由轉折關系詞“但”可知,整個材料的語意重點是其后的內容,即在住房商品化過程中政府的干預仍是必不可少的。D項表述最符合文意。
A、B、C項表述片面,均未抓住材料的語意重點。
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C
解析: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分析材料可知,“但”表轉折,引出主旨,即并非增長率并非越大越好,>只有適度的儲蓄增長率才容易帶來較大的經濟增長率,故C正確。儲蓄增長率與經濟增長率的具體關系,材料并沒有具體而確定的體現,故A、B、D三項表述均過于絕對。
故正確答案為C。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