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之定義判斷(11.03)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公布,2022年全省各級機關單位計劃招考公務員6211名,報名時間:2021年11月10日9時—11月14日17時。筆試公共科目為《申論》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不指定教材,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習得性無助是指將多次失敗無條件地歸因于自身因素的個體,會習得是一種自我失控感,認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無效的,因此會放棄努力,被動屈從,變得淡漠而毫無激情。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習得性無助的是:
A.小紅因彈鋼琴出錯屢遭母親訓斥,她認為自己沒有音樂天分,不再愿意練鋼琴了
B.小李曾交往過好幾個女朋友,但都以分手告終,于是他認為自己沒有魅力,再也不敢和女孩交往了
C.小王工作中粗心大意,常出現失誤,被領導批評幾次后工作細致了許多,近期再沒被領導批評過
D.小張大學所學的專業相對冷門,在多次求職無果后,他便不再對外出工作抱有熱情
2.隱蔽貧困,是指使用一般的人均指標完全可能覆蓋的,特別是在財富或收入極度不均的情況下難以發現和測定的貧困狀況。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隱蔽貧困的是( )。
A.東部發達地區農村的貧困人口
B.中西部貧困山區的貧困人口
C.大城市中的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
D.發達城市里的殘疾的貧困人口
3.框定效應是指不同的描述方式可以導致決策者對同一問題產生不同的風險偏好。在框定效應的影響下,當涉及收益時,人們表現出風險厭惡,而涉及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偏好;人們對損失和收益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于收益的快樂。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符合框定效應是( )。
A.老林炒認沽權證第一天賺了1000元,第二天虧了6000元,老林覺得風險太大,決定不炒了
B.小麗昨天回家路上撿到100元錢,可她今天違章停車被罰了100元錢,小麗對同事說,好在昨天撿了100元錢,不然都不夠交罰款的
C.洪水襲來,房山區甲村居民800人急需轉移,轉移方案一顯示會有400人獲救,方案二顯示會有50%的人員獲救,50%的人員遇難。最后,領導采納了方案一
D.春春和娜娜去珠寶店選購結婚鉆戒,店員告之至少得花一萬元才能買一對像樣的鉆戒,于是二人立刻去銀行取了一萬元現金購買鉆戒
4.外部不經濟性是指經濟活動主體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給他人帶來的損失或額外費用,而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補償。
下列屬于外部不經濟性的是( )。
A.某項新技術發明被他人使用,沒有得到使用費
B.桃樹花開時,行人都可以享受到花香,但并未向種桃樹的人交錢
C.上游居民大量植樹,自己收獲了木材又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質量,卻未收取費用
D.農民使用農藥過量造成污染,卻并沒有賠償受害者
5.廣義而言,集體記憶即是一個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內聚性和統一性的群體對自己過去的記憶。這種群體可以是一個政治宗教集團、一個地區文化共同體,也可以是一個民族或是一個國家。這種記憶可以是可以分散的、零碎的、口頭的,也可以是集中的、官方的、文字的,可以是對最近一個事件的回憶,也可以是對遠古祖先事跡的追溯。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集體記憶的是( )。
A.我國廣泛流傳的大禹治水的傳說
B.某市宣傳地方旅游資源的記錄片
C.某政府機構關于某項工作的文件匯編
D.我國某大學內介紹鄰國歷史的教材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C
解析: 習得性無助的關鍵詞“多次失敗之后會放棄努力,被動屈從”,C選項中出現錯誤之后工作細致了很多,和關鍵詞不符,因此本題答案是C選項。A選項訓斥之后認為沒有音樂天分,不愿意彈琴,B選項分手之后再也不敢和女孩交往,D選項求職失敗之后對外出工作不抱有熱情,都和定義的關鍵詞符合。
2.答案: B
解析:隱蔽貧困的關鍵信息是“用一般的人均指標完全可能覆蓋的”“難以發現的”。A、C、D三項中涉及的都是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和地區,采用一般的人均指標反映貧困狀況時,這些貧困人口會因整體的人均指標較高而不易被察覺。B項,中西部貧困山區屬于公開貧困,與隱蔽貧困相對。故本題選擇B。
3.答案: C
解析:A項,老林處于虧損中,如果按照框定效應,涉及損失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偏好的話,老林就應該繼續炒下去,但事實上老林沒有再炒,此行為與定義不符。B項,根據框定效應,小麗被罰款的沮喪程度應強于撿到錢的高興程度,但事實上小麗被罰款后還暗自慶幸撿到過錢,故該項與框定效應不符。C項,兩個轉移方案其實是一樣的,但領導此時會認為方案一中的收益是確定的,表現出明顯的風險厭惡,符合框定效應的定義。D項,購買鉆戒本無價格可考,但店員有意無意給出了萬元參考值,這其中不存在風險偏好,排除D項。
4.答案: D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外部不經濟性強調“給他人帶來的損失或額外費用”且“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補償”,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某項新技術發明被他人使用”、B項“>行人都可以享受到花香”、C項“游居民大量植樹>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質量”都是給他人帶來好處或收益,不符合“給他人帶來的損失或額外費用”。而D項“>農民使用農藥過量造成污染”給環境造成污染,也給他人帶來不利影響,符合“給他人帶來的損失或額外費用”,同時“>卻并沒有賠償受害者”體現了定義“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補償”,兩個條件均符合。因此答案為D。
5.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群體”,“自己過去的記憶”。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的廣泛流傳的大禹治水的傳說,完全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集體記憶;B中的旅游資源的記錄片,C中的某項工作的文件匯編,都不是對過去的記憶,不符合關鍵詞“自己過去的記憶”,因此均不屬于集體記憶;D中的介紹鄰國歷史的教材,是對別人的過去的記憶,不符合關鍵詞“自己過去的記憶”,因此不屬于集體記憶。綜上,故正確答案為A。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