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言語理解(11.26)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公布,2022年全省各級機關單位計劃招考公務員6211名,報名時間:2021年11月10日9時—11月14日17時。筆試公共科目為《申論》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不指定教材,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心理矯治作為一項專業性科學性很強的教育改造手段,其意義不僅在于促進服刑人員改造,也在于降低服刑人員出獄后重復犯罪機率。當然,由于我國心理學學科建設尚未成熟,心理矯治工作雖然在監獄管理系統中已初見成效,但在監獄系統中大范圍運用還需假以時日。
這段文字主要是說心理矯治( )。
A.在監獄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B.亟待在監獄系統中進行大范圍運用
C.是一種處于發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
D.發展有賴于心理學學科建設的發展成熟
2.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3個仆人各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見我。國王回來時,一仆人說:我做生意賺了10錠,國王便獎勵他10座城邑。另一人用主人給的銀子賺了5錠,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人一直沒拿出銀子來用,國王便命令將其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并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
B.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C.如果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好的回報
D.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3.有人說,凡是知識都是科學的,凡是科學都是無顏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識時,我們要知道沒有顏色的態度,假使這種說法不隨意擴大,我也認同。但我們要知道,只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顏色。對無顏色的知識的追求,必定潛伏著一種有顏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層加以推動。這一推動力量,不僅決定一個人追求知識的方向與成果,也決定一個人對知識是否真誠。
這段文字中“有顏色的力量”指的是( )。
A.研究態度
B.價值取向
C.道德水準
D.興趣愛好
4.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在為中華民族寫歷史,讓我們一起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宏觀地看我們兩岸合作的愿景。
句中的“愿景”指( )。
A.愿望和前景
B.心愿和遠景
C.心愿和心景
D.愿望和景致
5.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最直接影響人類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態因子。森林吸收C02,釋放氧氣,以此平衡著大氣C02的比例;據估計,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產4000億噸氧氣。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響降水量,且減緩山坡上的土壤侵蝕。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論點,即森林( )。
A.是造雨者
B.吸收C02
C.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D.是最直接影響人類生存的生態因子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C
解析:據提問“主要說明”可知此題是表面主旨題。
材料第一句陳述了心理矯治的意義和作用:促進服刑人員改造和降低復犯幾率。接著通過關聯詞“當然”和“但”強調心理矯治由于受到心理學學科發展的限制,還需要假以時日。綜合整個材料的意思,即心理矯治是一種處于發展中的有效教育改造手段,C項即肯定了其意義和作用,又提到了其發展的過程,最為全面準確。
A項表述片面,僅僅提到了其作用,并沒有對轉折詞之后的內容進行陳述;B項表述有誤,“亟待”一詞使用不準確,材料中已經提到需要“假以時日”,由此可知B項不符合題意;D項表述片面,僅僅提到其發展受限,卻沒有陳述心理矯治的意義。
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D
解析:本題為故事啟示類隱含主旨題。
題干最后一句為本段材料的中心句,即什么是“馬太效應”。國王的話“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做具體解釋。“馬太效應”反映的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社會現象,也可稱之為“贏家通吃”,D選項正確。A、B、C選項的內容均不能從題干推出,且其表意偏離題干主旨。
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B
解析:此題為詞語指代題。從文段中看出,“保持沒有顏色的態度”是客觀的態度,與之對應的“有顏色”即表示主觀。“研究態度”和“道德水準”只是主觀的表象,排除選項A、C;“興趣愛好”與“價值取向”相比,后者對人的發展起著更大的決定作用。由原文“這一推動力量不僅決定……也決定……”可知, “有顏色的力量”指的是最根源的主觀力量,即“價值取向”,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A
解析:愿景,意思是:所向往的前景。材料中“愿景”二字應該結合語境理解。抓住關鍵詞“歷史的制高點”,所以“愿”理解為“愿望”比較貼切,與“制高點”相呼應;“景”就是“前景”,與“歷史”相對應。故A正確。
“心愿”沒有和“制高點”呼應,沒有“愿望”貼切;“心景”,是心情、心境的意思,不合語境;“遠景”和“景致”沒有和“歷史”相呼應。所以B、C、D都不正確。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D
解析:本題考查文段表面主旨。
文段是典型的總-分結構,所以關鍵點在于一開頭“森林是影響人類的生態因子”,故正確答案選D。AB都屬于文段中的細節,并非文段核心,C則是一開頭的引述,關鍵點在于生態因子,而非搖籃。
故正確答案為D。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