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考申論答題靠憑空想象?材料中有答案!
在做申論試題的時候,你會不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申論作為主觀性試題,應該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做題更多時候會選擇從自己的觀點出發而忽略了材料?
打住!
這樣的想法有失偏頗啊!
其實依據材料作答主要有兩個要求:
①小題目要點基本來源于材料。小題目設置客觀科學,要點基本從材料中得出,尤其是歸納概括題,要點必須完全來源于材料。當然,部分題目也許沒有直接在材料中給出要點,但材料為我們指明了作答方向。
例如提出對策題,針對問題的對策也許并未直接出現在材料中,但若是材料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那么我們根據原因,聯系實際,即可對癥下藥。值得注意的是,聯系實際的前提是依據給定材料,不能脫離材料限定,答案中不能隨意加入材料中沒有或者與材料信息相悖的內容。
②作文總分論點、部分論據來源于材料。就文章論述題來說,要保證立意正確,符合題目要求,需要仔細閱讀材料,由此確定總分論點。
材料中提到的觀點、問題、原因、影響、意義、對策等信息,都很可能是分論點的來源。此外,部分材料中的事例,整理加工后可作為論據使用。
PS:申論材料人人可見,照抄材料中的事例原文雖然可以論證觀點,但易流于俗套。我們需要對事例稍加整理,使其形式優美、視角獨特、典型有力,以展現出自身的過人之處。
【示例】
針對村容村貌的丑點、難點,村里發動全體村民集思廣益,用商量出來的“規矩”來約大家。“亂堆亂放、垃圾分類、生態保護是村民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們就將其寫入村規民約。”村黨支部龐書記介紹,每月由5位德高望重的村民進行村規民約星級戶考評,并將評比結果的牌子直接掛在每家每戶門前“過去村干部說了不管用的事兒,現在村民們自個兒就按照“村規民約執行了。”
【分析】
材料中可直接提取的做法類要點有三個:發動村民集思廣益商量“規矩”;每月進行村規民約考評;評比結果掛在每家每戶門前。
材料如此重要,如果我們事先了解申論可能出現的材料內容,做起題來會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