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言語理解(12.30)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公布,2022年全省各級機關單位計劃招考公務員6211名,報名時間:2021年11月10日9時—11月14日17時。筆試公共科目為《申論》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不指定教材,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公務員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旅行是什么?德波頓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是為了什么?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釋卷之后,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情緒,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這段文字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
A.讀者讀后會得到模糊不清的答案
B.讀者領略到了德波頓的淡然無為
C.德波頓沒有解答讀者提出的問題
D.德波頓給了讀者寶貴的精神享受
2.中國要想徹底解決水危機,必須成為一個水利網絡化的大國。中國新世紀治水方略研究的出發點和著眼點,應該放在洪水和干旱問題的結合上。把兩者結合起來考慮,把水作為一種資源利用,這是資源水利的觀念。如果只知道防洪,而沒有從資源角度來管理洪水,那么數千年來,中國治理洪水的思路并沒有進步多少。
根據上文推斷,作者最可能講述的內容是:
A.中國近千年的“治水”是無效的
B.水利網絡化是將洪水和干旱結合起來
C.中國“治水”應尋找新思路
D.應將水利作為施政的重點
3.我國將著手研究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以避免異地參保者因無法拿到養老金而選擇退保問題的出現;將繼續推進城鎮醫保、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實現地市級統籌,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省級統籌或省級調劑制度。
以上這段話主要說明了( )。
A.我國將進一步保障弱勢群體的經濟利益
B.我國將推進職工保險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C.我國將研究養老金保險的全國統籌方案
D.我國將推進各類國民基本保險的統籌分配
4.清末學者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將晚清書法衰微的現象歸咎為傳統書法范本面目失真,這是承襲了清代中葉學者對書法范本的認識,與書法史的真實狀況并不十分吻合,與書法史發展的實際趨勢也多有出入。當代書法家啟功先生則在《論書絕句》提出,這種令人生厭的“館閣書”與朝廷在科舉考試中標舉卷面書寫“黑大光圓”密不可分。那么,在不能廢除“館閣書”書寫要求的前提下,士人即便有條件取法摹刻精良的書法范本,也不能從根本上改掉“館閣書”的書寫習慣,這在康氏寫成《廣藝舟雙楫》之后的時代中得到了驗證。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批評康有為書法研究中存在的誤區
B.探討晚清書法藝術衰微不振的原因
C.強調科舉考試對書法藝術的負面影響
D.分析書寫模式與創作風氣之間的關系
5.美國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顯示,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的積雪正在快速融化,20年后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的積雪可能消失殆盡。自2000年以來,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的積雪減少了26%,2007年時,山峰積雪覆蓋的面積比1912年時縮小了85%。造成山峰積雪減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氣候變暖,而云的變化和降雪量的變化則是次要因素。
最能反映這段文字原意的是( )。
A.2007年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的積雪覆蓋面積是1912年的15%
B.進入21世紀,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積雪的融化速度越來越快
C.如果不能改變氣候變暖趨勢,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的積雪可能在20年后消失殆盡
D.進入20世紀,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積雪開始融化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據提問可知此題是表面主旨題。
材料通過了兩個設問表達的主題“旅行是什么,旅行是為了什么,德波頓看似沒有刻意考求”。然后用轉折詞“但”引出重點:雖然德波頓在書中看似沒有直接提出,可是讀者讀完書后,卻都會得出答案。最后用“破折號”具體解釋了答案是什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情緒,令人沉醉而不自知”,可見德波頓的書給了讀者精神上的沉醉與享受。D項表述正確。
A項的“模糊不清”,C項的“沒有解答”明顯與原文不符,所以不選;B項“淡然無為”材料中并沒有體現。
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C
解析:
材料首先給出解決水危機的思路,即成為水利網絡化大國,而后進一步解釋何為水利網絡化,即將洪水和干旱結合,材料末尾指出,如果依照數千年來的治理策略,則將保持原有水平。所以作者意在指出,應開辟新思路治理洪水,解決水危機。故正確答案為>C。>A項說法過于絕對,不能對之前的治水策略全盤否定;>B項不是文章的重點;>D項不能從文中得出。
3.答案: D
解析:
此題考查表面主旨。本段介紹了基礎養老金、城鎮醫保、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的統籌規劃,D項概括全面,正確。A項偷換概念,推進基本保險的統籌分配不等于“保障弱勢群體的經濟利益”;B項不夠明確;C項只提到“養老保險”,不夠全面。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C
解析:
本題為表面主旨題。文段以康有為的書法為例,然后引出啟功先生所提出的觀點“閣書”與朝廷在科舉考試中標舉卷面書寫“黑大光圓”密不可分。那么,在不能廢除“館閣書”書寫要求的前提下,士人即便有條件取法摹刻精良的書法范本,也不能從根本上改掉“館閣書”的書寫習慣”,言外之意就是“館閣書”書寫要求對書法藝術有很強的負面影響,而“館閣書”書寫要求又是與朝廷在科舉考試中標舉卷面書寫“黑大光圓”密不可分,則對文段主旨概括最為準確的選項是C選項。
5.答案: C
解析:
根據提問知本題為細節判斷題。
材料首先提出“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的積雪正在快速融化,20年后乞力馬扎羅山山峰的積雪可能消失殆盡”,最后指出“造成山峰積雪減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氣候變暖”,C項正確。A項不能根據“2007年時,山峰積雪覆蓋的面積比1912年時縮小了85%”準確推出;B項從材料中的數據反映也不能準確推出;D項不是材料觀點。故正確答案為C。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