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帶你掌握“兩會”常識考點
一:兩會不可不知
1、兩會概況
兩會是對自1959年以來歷年召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統稱。由于兩場會議會期基本重合,而且對于國家運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簡稱兩會。
2022年全國兩會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
2、兩會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二:政府工作報告不可不讀
1、去年工作回顧
經濟: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增長8.1%。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增長10.7%。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9%。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創新: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載人航天、火星探測、資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企業研發經費增長15.5%。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結構布局:糧食產量1.37萬億斤,創歷史新高。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較快發展,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區域發展戰略有效實施,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
改革開放: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出一批重大改革舉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取得新進展。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5億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1.4%,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
生態: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9.1%。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民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社會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發展邁出新步伐。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萬個,惠及近千萬家庭。
抗疫: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及時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今年主要預期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保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能耗強度目標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考核,并留有適當彈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3、今年部分重點工作
財政: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
政府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
減稅: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
就業: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
政務服務: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
消費: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
創新: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
鄉村振興: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啟動鄉村建設行動
開放:推動與更多國家和地區商簽高標準自貿協
環保:完善節能節水、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產業支持政策
教育: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
醫保: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
社會保障: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住房: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文體: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
港澳臺: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
三:熱詞不可不重視
(一)互聯網+督察
釋義:用好互聯網,督查更有效。群眾的痛點在哪里,督查就到哪里。有了互聯網技術的賦能,對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各級政府更應馬上辦,立即改,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
(二)東數西算
釋義: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數字時代正在召喚一張高效率的“算力網”。“東數西算”是把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打通“數”動脈,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既緩解了東部能源緊張的問題,也給西部開辟一條發展新路。
(三)專精特新
釋義:“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中小企業,各有各的“獨門絕技”。要促進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向“專精特新”企業集聚,激勵更多企業敢于創新,催生更多拳頭產品,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四)節用裕民
釋義:“節用裕民”要求各級政府堅持過緊日子,必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嚴禁鋪張浪費,不得違規新建樓堂館所,不得搞形象工程,一定要把寶貴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切實以政府的“節”促百姓的“裕”。
(五)數字貿易
釋義:數字貿易不僅包括基于信息通信技術開展的線上宣傳、交易、結算等促成的實物商品貿易,還包括通過信息通信網絡(語音和數據網絡等)傳輸的數字服務貿易,如數據、數字產品、數字化服務等貿易。
刷題鞏固
下面用幾道題目來鞏固一下吧!看看你都能做對
【例題1】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經濟保持恢復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萬億元,增長( )%。
A.100 6.9 B.105 7.6
C.114 8.1 D.121 9.2
【答案】C
【例題2】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平均濃度下降9.1%。
A.縣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
B.縣級及以上城市粗顆粒物
C.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
D.地級及以上城市粗顆粒物
【答案】C
【例題3】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
A.企業 B.納稅人 C.基層政府 D.社區
【答案】A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