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國考,大家要做好“兩手準備”!
國家公務員考試是近年來備受歡迎的就業方式之一,每一位“考公人”有機會都會嘗試參加國考,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國考是專門為中央和各省的高級機關選拔人才專門設置的考試,取得成績和晉升的機會相對較多,未來發展前途光明;另一方面國考為考生提供的崗位數量多且覆蓋各專業。比如,2019年~2022年國考招錄人數依次為:14537人、24128人、25726人、31242人。對于想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來說,大部分都能找到一個適合的崗位。尤其是近幾年增加了一些應屆生的專屬崗位,這對考生來說實在是個很好的機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國家公務員考試要想一蹴而就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我們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就能極大程度提高復習效率,把握住難得的機會。我們經過對比分析發現但凡是取得優異成績的考生,都會至少有兩方面的準備,下面我們整理分享給大家。
遵循學習路徑
其實這里的學習路徑,從本質上說,就是考生科學合理的學習規劃。國考是一門綜合性考試,跟非公職類考試的內容有很大不同,這就決定了國考的備考是具有它的特殊性的。那么找到適合國考的學習路徑,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具體來說,先看學習路徑是什么:
了解考試→方法學習→能力提升→習慣養成→政治素養→實戰演練
了解考試階段
了解考試階段
此階段主要是認真做歷年試題,研讀試題。通過做試題,明白考情,了解自身短板,從而制定更加適合自己的備考計劃。
方法學習階段
此階段主要目標是:別人放棄的題型,你能會做。這就需要分題型深入學習解題方法,各個擊破?傮w來看行測考試的題型主要是三類:
第一類:知識積累型題目。比如常識判斷、選詞填空、定義判斷。
第二類:規律敏感型題目。比如圖形推理、類比推理。
第三類:系統知識理論型題目。比如片段閱讀、邏輯判斷、數量關系、資料分析。
在方法學習階段,每類題型的備考側重是不同的。比如第一類主要是需要大家側重于日常積累,比如高頻詞語(成語)、時政熱點、生活常識、法律常識等;第二類側重于對規律的敏感,這就需要我們堅持長時間的刷題,提升對題目考查規律的敏感性;第三類是側重于系統知識理論類,這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深入學習解題方法,充分了解每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不斷提升對這類題目的理解力。
能力提升階段
此階段的目標是:大家認為能做的題型,我們要爭取全對!這就需要我們真正建立理論和題目之間的聯系,從根本上理解出題思維。
此階段是在自己經過學習一個階段之后,對于綜合性考查的題目,或者稍微難度高點的題目,也要逐漸掌握解題方法,此階段尤其要重視思考難題和母題(所謂母題其實都在方法學習階段學習過)之間的關聯。
習慣養成階段
此階段目標:對于已會題型,更快做對。
此階段是我們對各個題型各種不同難度的題目都有了解和掌握之后的一個綜合練習的階段。此時我們不僅要追求做對題目,更要追求速度。要想實現這個目標,每種題目科學的做題習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閱讀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目材料時,要養成關注句間關系的習慣,不能割裂式的閱讀某些句子或者段落,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對一些重要詞匯和句子進行勾畫(比如轉折詞、因果詞、指代詞、對策句、條件句等),這些良好的做題習慣都能夠讓我們更加快速的做對題目。再如,在資料分析的做題過程中,我們需要養成先看材料,再看題目的習慣,并且在看材料的時候,也要注意勾畫一些關鍵的時間和重要的統計指標,同時思考他們之間的內在關聯,在此基礎上我們資料分析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也能有極大的進步。
政治素養養成階段
在此階段是需要重點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這一點在《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考試大綱 》也已明確指出。所以在筆試環節《行測》科目的考查中,會多維度的對考生進行政治素養的考查。不僅如此,政治素養在后續的面試環節中,甚至后期的政審、具體工作的開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此階段建議從備考開始,貫穿始終
此階段主要是在實戰中摸清自己的水平,適應考試,讓成績更穩。例如:最后30天時間至少安排10次模擬,每次考完后進行試卷分析。從做題順序和時間分配兩方面進行復盤,找到合適的節奏。當我們模擬到最后幾套卷子時,考試時9點半做哪個題型,10點半時做哪個題型應該十分清楚。
以上是對科學學習路徑的大致介紹,考生可以參考這個高效學習路徑,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表,然后嚴格遵守計劃表,“知識學習”自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強化政府思維
很多同學都是大四或者剛剛畢業決定報考公務員,除了知識上的儲備,最重要的就是思維上的轉變。由學生思維向政府思維轉變,由被動向主動轉變。所謂政府思維,就是能夠客觀、全面、理性的看待問題,站在政府角度,切實以民生福祉為出發點。強化政府思維不僅讓你在行測、申論,甚至可以讓你在面試、政審、未來職場都能更加游刃有余。
作為一名公務員備考者,我們應加強練習,從身邊小事出發,多關注熱點新聞,多了解政府動態,從而培養建立自己的公務員思維,為自己的備考打好基礎。
那么在備考前期或者在備考中,我們如何潛移默化的提升政府思維呢?我們可以利用手機APP幫助我們,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這里給大家推薦三個重要的渠道:半月談、人民日報、學習強國。
在半月談、人民日報、學習強國這些渠道中,我們通過閱讀,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積累公務員基本工作中應知應會的常識,并且能夠逐步提升我們利用應知應會常識去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政治敏感性,這類能力的提升能夠讓考生在《常識判斷》這個題型中穩定提升自己的正確率;另一方面通過半月談、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的學習,能夠對官媒的詞語使用習慣有更加準確的把握,從而可以讓我們有更加良好的語感,不知不覺中考生遣詞用字的能力得到提升,而《選詞填空》這種題目本質上就是在考查考生“遣詞用句”的能力,最終考生能夠在這種題型中有更加快的做題速度和更高的正確率。
公考之路不僅能給我們一個夢想的職位,更重要的能讓我們自律、自強、自勝。希望各位考生秉持著堅定的信念,堅持按照科學學習路徑嚴格執行自己的學習規劃,同時在學習間隙,多渠道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最終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能夠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更加游刃有余!

(掃碼關注)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