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考申論指導:如何蹭對熱點
熱點在申論中的地位不可小覷。申論的材料和話題大部分來自于本年度很熱門很重要的時政知識,部分材料甚至可以在新聞網站上找到完整的原文。但也是因為這一原因,熱點變的多而雜,成為讓考生很頭痛的問題......
用“人才建設”舉例;
近幾年,“人才建設”的話題在國省考中出現頻率較高,背景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了關鍵轉型期,各行各業對人才的渴求極大,對人才建設的關注度極高,人才建設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那么,就申論作答來說,我們應如何學習這個熱點呢?首先要明白“三要素”:
(一)要知道什么是人才(基本概念):
1.總標準: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2.具體五方面:愛國愛民、理想信念、實干肯干、改革創新、責任擔當。
(此處可以命題“請根據資料概括出‘人才’的標準及其具體體現”)
(二)要知道為什么加強人才建設(可談必要性、現存問題等):
1.人才建設的必要性
(1)老齡化:老齡化形勢嚴峻,人口撫養負擔加重,人口紅利變為人口負債。
(2)城市發展:城市競爭力,城市活力,優化人才配置,促進大中小城市平衡發展。
(3)經濟發展:創業創新,疏解低端產業,帶來新技術、新產業,推動經濟增長。
(4)人口紅利: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勞動力短缺,企業用工成本提高。
2.人才建設存在問題
(1)重物力輕人才。收入分配、科研活動自主權、評價體系“單一”等。
(2)重所有輕所用。多方招攬人才,利用物質吸引人才,卻束之高閣。
(3)重學歷輕能力。唯文憑是舉,不注重解決問題能力。
(4)重資歷輕能力。論資排輩,考查方式簡單粗暴,不注重實際能力。
(5)市場建設不足。人才市場發育不充分,出現信用危機,假學歷、假履歷等。
(6)安全面臨挑戰。短缺、流失、投入低。
(此處可以命題: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為何我國要加強人才建設?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加強人才建設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哪些積極效果?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某市的人才建設存在哪些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
(三)要如何加強人才建設(提對策)
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的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1.發現人才,領導人強調,“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
2.培養人才,領導人指出,“人才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人才資源是黨執政興國的根本性資源”,“必須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
3.團結人才,領導人要求,為人才“做好團結、引領、服務工作,真誠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激勵廣大人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
4.用好人才,領導人指出,“物質資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會越用越多”;
5.服務人才,領導人提出,“尚賢者,政之本也”“要健全工作機制,增強服務意識,加強教育引導,搭建創新平臺……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我們知道了如何作答,那該應對的問題是什么呢?或者說,在材料中,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
此處可以命題:
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如何更好地進行人才建設?
請根據給定資料,就某地推進人才建設的成功做法寫一篇工作簡報。
請結合你對“尚賢者,政之本也”這句話的理解,根據給定資料,聯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另外,知曉熱點,對我們的申論寫作也是很有幫助的,
要想論證言之有理,必須滿足兩點:一是有充足的論據做支撐。空口無憑,無“論據”則無“真相”。二是要有嚴密合理的論證邏輯。混亂的邏輯無異于“一紙荒唐言”,自然難以得到高分。
那么問題來了,第一,豐富的論據從哪里來?答:從你的知識素養里來。如果你不知道“袁隆平、南仁東、黃大年”,談到“家國情懷”自然無話可說;如果你不知道“沈浩、李保國、黃文秀”,談到“青年扎根基層”時自然文思枯竭。第二,嚴密的論證邏輯從哪里來?答:從日復一日的嚴苛訓練中來。看到熱點事件,嘗試按照合理的邏輯進行講述,表達自己的觀點,邏輯思維才會逐步養成。
由此可見,熱點積累與獲得申論成績高低密切相關。在備考時間和精力均有限的情況下,想要更多的積累熱點,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找對方法。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