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之邏輯判斷(11.16)
202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公布,歷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歷年考試不指定復習教材,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和組織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參考202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進行備考。
接下來完成1--5題!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在公元之初,牧師們將基督教在整個羅馬帝國中傳播開來;浇痰钠占笆紫壬婕暗氖歉鞔蟪鞘械钠矫耠A層;浇掏絺兎磳蕶嘁庾R,因此君主們都把他們視為威脅,并組織起對他們的暴力摧殘。然而這并沒有中斷新信仰的擴展,它一點點贏得了貴族階級和最有影響力的人士,而且很快觸及到了皇帝周圍的人和最高君主本人。公元312年的米蘭敕令為迫害畫上了句號。公元380年,狄奧多西敕令使基督教成為國教。因此,公元4世紀標志著基督教概念中的轉折點。
根據這段話,可得到的正確推論是( )。
A.基督教從開始就反對皇權統治,且一直與羅馬皇帝及其政權斗爭
B.基督教成為國教,意味著它由非法而合法、由被迫害而被推崇
C.公元312年基督教贏得了貴族階級和最有影響力的人士的支持
D.公元380年以后,基督徒不再受到迫害,基督教被承認
2.光是一種電磁波。不能吸收光電磁波的物體,一般是透明的物體。半透明的物體只吸收光的一部分,也叫濾色體。不透明的物體能吸收光的全部,也叫黑體。透明的動物身體沒有吸收可視光的能力,看不出色素來,其隱蔽性較強。隱形動物的秘密就在于它的身體是透明的,同時又是無色的。因此( )。
A.有些隱性動物的身體是透明的,但可能是有色的
B.不透明動物的身體能吸收可視光,有明顯色彩,隱蔽性差
C.透明的能吸收光電磁波的物體可被稱為白體
D.紅色的金魚屬濾色體
3.2010年春節以來,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相繼出現“用工荒”現象,一些地區為了緩解用工難問題,開始嘗試使用童工。某企業被舉報有使用童工現象,在接受警方調查時,各個部門領導分別作了如下解釋:
I.人力部門說:采購部門沒有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颍少彶块T說:銷售部門絕大多數人都超過“歲。
Ⅲ.生產部門說:我們部門絕對沒有童工。
、簦N售部門說:如果有,就不止一個部門使用童工。
V.企業經理說:在這次調查中說了假話的人,我們將撤職處理。
如果人力部門沒有童工,且最后只有一人被撤職了,那么他不可能是( )
4.如果所有的克里特島人都說謊,并且梅拉是克里特島人,則梅拉說謊。
由上述命題出發,要邏輯地推出:“有的克里特島人不說謊”,則需要加上下面哪個選項?( )
A.梅拉不說謊,并且所有的克里特人都說謊
B.梅拉不說謊,并且梅拉不是克里特人
C.梅拉不說謊,并且梅拉是克里特人
D.梅拉說謊,并且梅拉不是克里特人
5.要對社會現象作詳盡的了解,探索規律,便一定要走進現實社會中找資料,絕不能憑空臆度。要明白事情的因果關系,建立有關的理論,不能沒有實質的資料,以供驗證理論之用。所以( )。
A.從事社會研究的人,一定同時也是從事實踐工作的人
B.要從事社會研究,不能不從實際工作中收集資料
C.依據實質的資料作社會研究,則不具有理論性
D.社會研究只需有實質的資料就可以了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題干敘述了基督教的傳播過程,及相關事件年份。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題干中說“基督教徒們反對皇權意識”但這和“反對皇權統治”不是一個概念,A錯誤。根據題干可知,基督教早期是非法的、受迫害的,但是公元380年基督教成為國教意味著基督教合法且被推崇,B正確。題干中并沒有相關內容涉及“基督教贏得了貴族階級和最有影響力的人士的支持“,C無法推出,C錯誤。公元380年,基督教成為國教意味著基督教不再受迫害,但是這不意味著基督徒不再受迫害,D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主要信息
題干分別說明透明物體、半透明物體、不透明物體吸收光的能力。第一句,透明的物體不能吸收光;第二句,半透明的物體也叫濾色體,只吸收光的一部分;第三句,不透明的物體也叫黑體,吸收光的全部;第四句,透明的動物身體不能吸收光,所以看不出色素,隱蔽性強;第五句,隱性動物的身體是透明的,又是無色的。
第二步:分析題干信息,結合選項得出答案
題干從“透明的物體不能吸收光”推出“透明的動物身體不能吸收光”,得出“透明的動物看不出色素,隱蔽性強”;同理,根據第二句話,可知不透明的動物身體能吸收光的一部分,能顯示出色彩,隱蔽性不強,B項正確。A項與題意相反相悖,題干已說明,隱性動物是無色的;C項,題干沒有提及白體,無法推知;D項,半透明的物體為濾色體,但紅色的金魚是否為半透明的物體,題干沒有提及,故無法推出。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B
解析: 首先解題,“如果最后只有一人被撤職了……”結合企業經理的話,說明I一Ⅳ中有且只有一人確定說了假話(不存在企業經理說假話的情況,因為選項中沒有出現企業經理)。接下來我們依次分析。
①I人力領導被撤職的話,表示采購部門有童工,其他解釋都正確,故Ⅳ“不止一個部門有童工”,Ⅱ“銷售部門有小部分童工”,Ⅲ“生產部門沒有童工”。符合題意。
、冖虿少忣I導被撤職的話,表示銷售部門大部分的都是童工。其他解釋都正確,故工“采購部門沒有童工”,Ⅲ“生產部門沒有童工”,與Ⅳ“有童工→不止一個部門有”矛盾,故排除此種情況。
③Ⅲ生產領導被撤職的話,表示生產部門有童工,其他解釋都正確,故Ⅳ“不止一個部門有童工”,Ⅱ“銷售部門有小部分童工”,I“采購部門沒有童工”。符合題意。
、堍翡N售領導被撤職的話,由“如果p,那么曠的矛盾命題為“p且非曠可知“沒有童工,或者有且只有一個部門有童工”。其他解釋都正確,故工“采購部門沒有童工”,Ⅱ銷售部門沒有童工或有小部分是童工,Ⅲ“生產部門沒有童工”,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若只有一人被撤職,他不可能是采購部門領導,故選B。
4.答案: C
解析: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話中的對象及其關系
題干第一句說要對社會現象作詳盡的了解便要走進現實社會中找資料。第二句說要明白事情的因果關系,建立有關的理論,就要有實質的資料。
第二步:判斷整體關系
題干主要敘述了找實質資料對研究社會現象,明白事情因果,建立理論的必要性。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題干說找實質資料這種研究方式,而A說“從事社會研究的人”“從事實踐工作的人”,A和題干并不相關,A錯誤。題干中“要對社會現象作詳盡的了解便要走進現實社會中找資料”意味著“從事社會研究要從實際工作中收集資料”,經過雙重否定后可以得到B,B正確。題干中“不能沒有實質的資料,以供驗證理論之用”說明實質資料能幫助驗證理論,這意味著依據實質的資料作社會研究存在理論性,C錯誤。D中“只需有實質的資料”過于絕對,實質資料只是社會研究的條件之一,D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