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考申論范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3年浙江省考申論范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23年浙江省考申論范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明確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將其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針之一,為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方向!
踐行綠色理念,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理念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修建青藏高原鐵路時,工程師們為了保護當地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不受破壞,在設計鐵路時繞過動物集中棲息區域,并在每隔一段鐵路 就會修建一座涵洞,專為動物遷徙活動而設置,以此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穩定。生態文明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人的夢想。新時代之下,無論是地方經濟發展還是地域規劃,都應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綠色答卷!
順應自然規律,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古以來,人與自然的關系便密不可分,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息息相關。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耕地面積急劇減少,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森林資源缺乏,正是人類的過度開發,破壞了生態平衡;廢棄礦山,污水排放,二氧化碳過度排放等給城市帶來較為嚴重的生態問題,對城市生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影響,也讓自然資源受到嚴重破壞。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必備條件,破壞環境等于阻礙社會發展,人類應不斷從國家發展歷程中吸取經驗教訓,順應自然規律,從征服自然轉為順應自然。
保護生態環境,讓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總書記曾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云南元陽梯田是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高典范”。當地哈尼人以哈尼寨子山頭為森林,山腰為村寨,山腳為梯田,梯田下面是河流。形成現在廣為人知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度同構的和諧生態系統, 促進當地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保護了自然環境。發展生態與保護自然從來不是對立的,兩者能實現功能轉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良好生態關鍵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