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公務員考試面試社會現象題的開篇技巧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4浙江公務員考試面試社會現象題的開篇技巧。公考面試中的社會現象題通常是讓你針對一件事情或者一類事情談看法。常言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開頭不僅能直達問題核心本質,還能讓考官眼前一亮,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才能開好頭呢?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將其相關例題整理如下,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例題】
近年來,隨著基層減負的持續推進,“文山會海”現象有所遏制,但部分基層在運用政務新媒體平臺方面又滋生了新的形式主義苗頭,如答題刷積分、轉載集贊、定位打卡拍照……對此,你怎么看?
【技巧指導】
對于題目中描述的部分基層在運用政務新媒體平臺方面又滋生了新的形式主義苗頭應先有整體認知,題目中“但”的轉折和“又滋生……苗頭”的表述都很明確說明這種現象是很不好的。那答題時開頭直接說“不好”也未嘗不可,但容易雷同且很難體現自己思考的深度。接下來就以本題為例,分享幾種個性化表態,或許你會放棄“不好”二字。
一、理性表態
直抒胸臆,讓考官更直觀了解考生的價值觀和判斷力。
示范:對于新形式主義苗頭要堅持露頭便打,及時遏制這種歪風邪氣。
二、感性表態
結合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談出的感受往往更能打動考官。
示范: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雖然平時工作比較瑣碎繁雜,但是時常可以獲得群眾的認可,我還是樂在其中的。我認為基層人員本應真正為百姓謀實事,但現在部分地區取而代之的是每天疲于打卡、刷積分等新的形式主義,我真的很無奈也很心酸。
三、本質表態
通過分析表面現象,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2019年為“基層減負年”,但時至今日部分地方還是出現了新的形式主義苗頭,說明基層減負并沒有落實到位,而這個背后最本質的問題還是干部的思想作風出現了偏差。
示范:不論是過去的文山會海,還是現在運用政務新媒體平臺滋生的新形式主義,本質上是政績觀錯位,務虛不務實,唯上不唯下。基層減負要減在實處,而不是簡單的“新瓶裝舊酒”,切實將基層干部的“包袱”卸下來,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到基層工作中。
四、影響表態
通過題目中社會現象帶來的影響進行表態。如果社會現象是積極向上,則以積極意義表態,如果社會現象是消極負面,則以危害表態。
示范:“答題刷積分”“公眾號轉載點贊”“定位打卡拍照”……基層減負在不知不覺中玩出許多“新花樣”,導致基層干部需要花費大力氣去磨煉“新技能”,這是在一次次挫傷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和重視。
各位考生也可以在日常學習中思考和總結更多適用于自身、適用于題干的分析方法,讓自己的答題更個性化。
了解更多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信息
可添加二維碼
可添加QQ交流群:700786432

點擊分享此信息:
